臘八節俗稱“臘八” ,即農歷十二月初八,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、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。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,稱為“法寶節”,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。蘇州有些寺廟還會免費施粥,如西閶門外的西園寺、大名鼎鼎的寒山寺、陽澄湖半島的重元寺、有“ 小布達拉宮 ”的白鶴寺。
臘八節的由來有多種傳說,其中最為考究的是兩種,一種是為了紀念岳飛受百姓“千家粥”抗金勝利,還有一種是起源于朱元璋落難時靠五谷粥度過難關。
千家粥
臘八節出于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。當年,岳飛率部抗金于朱仙鎮,正值數九嚴冬,岳家軍衣食不濟、挨餓受凍,眾百姓相繼送粥,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“千家粥”,結果大勝而歸,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。岳飛死后,人民為了紀念他,每到臘月初八,便以雜糧豆果煮粥,終于成俗。
五谷粥
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里受苦時,當時正值寒天,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、大米、紅棗等七八種五谷雜糧。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,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,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。美美地享受了一頓。后來朱元璋平定天下,坐北朝南做了皇帝,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,他于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,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。
臘八粥作為臘八的習慣飲食,雖然有其典故,也有其真正的意義。每逢臘七臘八是一年當中氣溫最低的日子,人的體質也變的較弱,而簡單的一款臘八粥卻包含了和胃、補脾、養心、清肺、益腎、利肝、明目、安神、通便等作用,可謂是面面俱到,同時豐富的營養給為人體增強免疫力,提高耐寒指數。
吃臘八粥的傳統在我國流傳約有一千多年了,那么不同的人吃臘八粥又有什么講究呢?
孕婦:香軟臘八粥最合適
女性懷孕早期一般早孕反應嚴重,此時應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以減少嘔吐,粥就是一種很好的選擇,更何況是香糯軟爛的臘八粥。孕中期,胎兒生長加快,需要補充能量,同時對鐵的需求量增加,而孕晚期則需要加強鈣的補充。所以,對準媽媽和新媽媽來說,以下食物可以多考慮一下:糙米中含有大于100毫克/千克的鈣,花生仁、大豆、黑豆、青豆、棗中都含有較豐富的鈣,大豆和堅果中還含有較豐富的鐵。
兒童:原料盡可能豐富
一般情況下,孩子應合理食用各種食物,以取得膳食平衡。12歲以后,隨著青春期的到來,孩子出現第二個生長高峰,對能量和營養素的需求都超過成年人。谷類是我國膳食中主要的能量和蛋白質的來源,豆類、堅果都是營養豐富的食品,所以孩子喝八寶粥所選原料可以盡可能地豐富一些。3~5歲的孩子處于幼兒期,此時多給孩子吃些粗糧類食物,對培養孩子日后良好的飲食習慣非常有好處。
腸胃不好:把粥熬得稍稠些
粥中水分較多,稀的食品容易使胃酸分泌過多,刺激腸胃引起疼痛。所以,腸胃不好的人可以把臘八粥稍微熬稠一些,而且最好在食用臘八粥的同時吃些干的食物,如面包、饅頭片等。
由于臘八粥的各種配料一年四季都有,且易于被人體吸收,老少皆宜,所以臘八粥不必等到臘月初八才喝。它可以作為日常營養配餐和調劑飲食生活的一道美食,尤其適宜年老體弱或病愈后脾胃虛弱者食用。
除了熬粥,臘八節的另外一個傳統就是泡臘八蒜。
臘八蒜是怎么來的呢?也有一個說法,即舊時各家商號要在“臘八”這天算賬,把一年的收支、盈虧計算清楚,就叫“臘八算”。債主要到欠他錢的人家送信兒,通知其準備還錢。北京城有句民諺:“臘八粥、臘八蒜,放賬的送信兒;欠債的還錢?!焙髞碛星啡思义X的,用蒜代替“算”字,表示忌諱。久而久之,泡臘八蒜逐漸作為一種習俗流傳下來。
做起來很簡單,就是用老陳醋泡蒜。等過了十幾天,由于醋的浸泡,蒜變成了好看的碧綠色,醋里則帶著些蒜的辣味,春節前后,就著臘八蒜和醋吃餃子、拌涼菜,味道很好。